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专家学者这样说

为深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相关理论研究,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在日举行的“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从多学科跨专业角度建言献策。

夯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之基

中央党校一级教授、国家开放大学特聘教授王怀超认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行哲学思考,首先需要站在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高度上,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的观点,夯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基础。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周文从农耕文明孕育的“天人合一”生态思想、孵化出世界最早的生态管理制度、形塑个体尊重生态行为三个方面,进行阐发。在他看来,开展生态文明研究,不仅要加强生态文明理论研究,更要有历史观、文明发展观,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所长何云峰认为,要正确认知“生态文明”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差异,实现生态文明所要求的生态正义与劳动正义二者统一。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方世南结合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着丰富多样的深刻内涵。既体现为为人民创造和提供更多物质财富、更多精神财富和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上,又体现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特别是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上。

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实之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潘家华提出,实施增值自然的解决方案,通过资金、技术、劳动等投入,将自然资源进行形态转换,是服务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他强调,在增值自然的多赢方案实践中,中国具有产能引领地位,但话语、标准、技术创新地位与之尚不匹配。为此,应尽快出台分布式光伏的标准、技术、话语、系统方案。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对外传播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林跃勤认为,在全球资源过度开发破坏枯竭、人居环境持续恶化的背景下,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需立足国情,转变发展理念、完善绿色发展制度、优化绿色发展政策、创新绿色技术,加大投入、增强合作,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庄贵阳认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本质在于如何使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转化,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间良互动;关键在于保障生态保护者权益,履行生态受益者义务。他建议,政府应在立法、规划和管理等方面积极有为,市场要厘清产权主体、理顺供求关系务实有效。此外,媒体、NGO、社区绿色传播机构等要开展宣传教育,引导绿色行为,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

答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之问

在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沈满洪看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特征是生态优先的现代化、绿色发展的现代化、环境美丽的现代化、资源高效的现代化。他建议从六大方面入手,一是推进生态产业主导化,让绿色低碳发展成为生产活动的主旋律。二是推进生态环境景观化,让优质的生态环境满足人们不断递增的审美需要。三是推进生态资源高效化,通过自然资源生产率领跑者制度促进自然资源优化配置。四是推进生态空间特色化,形成“一城一品、一县一品、一镇一品、一村一品”新风貌。五是推进绿色创新自主化,充分发挥创新驱动重要作用。六是推进生态制度体系化,以高效的生态制度实现高效的生态治理。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周琼提出,西南地区是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种类及数量最多的地区,是生态安全最突出的区域。为此,应重建本土生态系统,筑牢我们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首任院长段昌群提出,实现高原湖泊保护与流域绿色发展,要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把环境问题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

云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瑞才在代表会议主办方进行总结讲话时指出,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交流讨论,以理论之思回答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时代之问,从哲学基础、历史规律、现实动力、发展抓手等方面贡献了宝贵智慧,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持。

标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生态文明建设 自然资源生产率